5年招來3000多家企業!怎麼做到的?

2024-07-26 17:20:41 229


在當今形勢下,許多園區及開發運營主體逐漸采用了一種新型的招商模式——“鏈主+基金+基地”模式。這一模式在推動地方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各地招商引資的有效手段。

圖片
5年遷入超3000家企業
江蘇玩轉“鏈主+基金+基地”

最近我們看到了一個數據:在2019至2023年,江蘇從外省招引了3138家企業,直接投資1499家、間接投資332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斷崖式超過其他省市。

其秘訣之一就是“鏈主+基金+基地”模式。具體怎麼玩呢?

首先,咱們趕往蘇州吳中區看看。

據當地媒體統計,2023年,吳中區的機器人和人工智能產業聚集了1000多家企業,生產了全國超過60%的服務機器人和七分之一的內資品牌工業機器人,產業規模達1369.3億元,形成了涵蓋機器人關鍵零部件、人工智能、本體製造、係統集成等在內的完整產業鏈。

吳中區聚集的鏈主企業相當不少:
2021年,國內最大的移動機器人公司玖物智能遷至吳中區,深圳漢陽科技也在今年初在吳中區設立了庭院服務機器人的華東總部,知名企業如科沃斯、綠的諧波、追覓科技等都將總部設在這裏。鏈主企業帶動了一係列中小公司聚集在吳中區,完善的產業鏈使得各個環節的企業可以互相配合,形成協同效應,提升整體競爭力,進一步推動了當地產業集群的發展。

趁着勢頭,吳中區更是在不久前設立了100億元機器人產業投資基金,基金由吳中金控牽頭,由國發創投、英諾天使、沃賦創投、綠的諧波、科沃斯、追覓科技共同發起。(其中牽頭方吳中金控已經累計投資企業超500家,覆蓋PE、VC、天使等全階段)

該基金的方向非常清晰,標的就是機器人產業鏈上的創新企業;
同時,參與的投資方不僅能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助力企業實現技術創新和市場擴展;還有不少鏈主企業,這個產業天團有足夠的實力,能憑借自身的影響力吸引更多相關企業,也有密切的產投服務通過政策引導、資源對接和服務支持,為被投企業的發展保駕護航,抱成一團參與全球競爭。

下一站我們再趕去常州——

作為新能源之都,2023年,常州新能源產業產值達7680億元,對規上工業產值增長貢獻率達98.9%,產業集聚度全國第三、投資熱度全國第一。

常州剛剛成立了總規模為50億元的新能源產業專項母基金,由常州投資集團發起組建,省市兩級母基金共同出資設立並共同管理,重點圍繞新能源汽車、新型電力係統、新一代光伏技術、氫能、新型儲能等產業領域進行投資布局。目前,常州新能源產業專項母基金已有意向合作子基金6隻,儲備了117個擬投項目。

在此母基金之前,常州市、區兩級國有資金設立的主投新能源領域就已經有了29支基金,總規模達到318億元,累計投資本地新能源項目80個,撬動社會資本投資超300億元。

在今年投中年會上,投中報道了一位常州武進區的國資負責人的招引方式:一方麵強調產業鏈資源的整合,另一方麵強調投資人員和後台服務人員的全麵參與。而且園區所有的服務人員都要參與到產業服務中,形成強大的“鏈主+基金+基地”的模式。

日前,江蘇省戰略性新興產業母基金首批14隻產業專項基金正式簽約,盡管側重各不相同,但都投向為江蘇“51010”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1650”產業體係、“10+X”未來產業體係以及相關文件明確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領域。
正如江蘇高科技投資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會清所說:首批產業專項基金的重要特點是選擇了主導優勢產業或重點發展產業作為基金投資方向。

首批出來了,以後可能就是標配。

圖片
鏈主+基金
打造基地home base

“鏈主+基金+基地”的本質在於打造高效的、有創新特質的產業集群。

傳統招商模式往往存在局限性,要麼是點招商,很難形成集群效應,要麼嚴重依賴引進龍頭企業,通過龍頭企業帶動上下遊產業,形成產業集群;然而,龍頭企業數量有限,導入難度大,形成集群也非常困難。

而如果沒有產業集群,附加值也不是很高,招來的公司並不穩定,很容易轉移到其他地方。

邁克爾·波特在其《國家競爭優勢》中,強調了“Home Base”的重要性,Home Base,恰好也可以翻譯成“基地”。

“Home Base”是一家公司在此製定戰略,維護核心產品和工藝技術,並且聚集一批關鍵的先進生產和服務活動的地方,它不僅是技術和產品創新的主要場所,還與本地科研機構、政府和其他企業形成緊密的合作網絡,承載企業的文化和品牌認同——這種基礎設施和資源的集中使得企業能夠在全球市場上保持競爭力,並且有能力應對各種挑戰。

波特總結到:一個國家/地區能否獲取持續的競爭力,就看它是是某種先進產業或者重要產業環節的Home Base。

那如何營造更有競爭力的“基地Home Base”?

黃奇帆先生在一次分享中提到了三種類型的集群化發展:

1. 產業鏈上下遊集群:
以汽車產業為例,一輛汽車包含上萬個零部件,要形成支柱產業,需要將上遊零部件的百分之七八十實現本地化生產。例如,德國慕尼黑大都市圈的汽車產業集群通過本地化零部件生產和上下遊企業的合作,形成了高效且創新的產業鏈集群。

2. 同類產品和同類企業的集群:
當一個大產品產業鏈集群形成後,上遊原材料和零部件配套產業不僅為一家龍頭企業服務,還可以服務其他企業。這就像一個地方既有希爾頓也有喜來登,既有可口可樂也有百事可樂,即使一個企業遇到困難,其他企業也能補上,保持產業的穩定發展。

3. 生產性服務業和製造業的集群:
在新產品開發過程中,許多從事研發、設計、科技成果轉化服務、知識產權應用等生產性服務業企業為之配套,促進相關服務型企業集聚,圍繞製造業集群布局產業鏈。這不僅提升了整體效率,還為區域帶來了更多就業和經濟效益。例如,新能源汽車鏈與物流、金融、保險等服務業的緊密合作,形成了完整的產業生態係統,大大提升了競爭力和市場響應速度。

其實很多招商老手們長期跟企業接觸,都能敏銳地察覺到該地區的產業強項是什麼,具體在什麼領域需要補鏈、擴鏈、強鏈。

通過挖掘產業鏈的各個毛細血管”,他們可以窮盡現有市麵上所有與當地產業生態係統相關的項目,做好各個層麵的適配度檢驗,確保新項目與當地產業協同發展,降低成本並提高成功率。

有了這些明確的信息,就可以在產業鏈的基礎上出資本的牌,根據財政部印發的《政府投資基金暫行管理辦法》,主要在四大領域設立投資基金:支持創新創業、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支持產業轉型升級和發展以及支持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領域。

而這裏麵的玩法就多了——

如果你是一家剛剛成立的科技初創公司,你需要資金進行產品開發和市場推廣,創業孵化基金可以提供種子資金;如果你是一家高科技公司,需要招聘頂尖的研發人才,這裏有人才扶持基金;如果你是一家成熟的新能源企業,像做一個產業投資基金,幫助技術研發和市場拓展,好,我們一起來運營一個主題子基金;如果你是一家快速發展的人工智能公司,計劃收購一家具有核心技術的小公司,我們有並購基金幫助你快速擴展業務規模……

用多重金融手段在各個層麵主動出擊,反正總有一款基金合適你!

圖片
園區和開發運營主體
怎麼用好政府引導基金

不過,政府不能直接投資公司,一般會成立政府引導基金。

有些引導基金會直接投資企業,但大多數的引導基金並不直接投資企業,而是做LP,把錢交給市場化的私募基金的GP去投資企業,這樣放大了資本使用效率,並且能采取”賽馬“機製,在過程中挑選最優秀的私募基金進行長期合作。

比如深圳福田區的政府引導基金,用少量財政資金“種子”作用撬動於產業龍頭企業或大型金融機構的合作,成立各類子基金,投資創新創業、新興產業和民生事業發展等領域,為區域經濟的轉型升級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副局長張雪春等人於2022年4月在《金融市場研究》期刊上發表論文表示,國際經驗普遍認為,種子期的項目是股權投資市場中“市場失靈”的主要領域,也是政府引導基金的重要支持方向。

目前據胡潤《2024全球獨角獸榜單》顯示,這個基金群共投資了122家全球獨角獸企業,涵蓋了新能源、硬科技、人工智能、新零售、醫療健康等多個領域,占全球獨角獸總量的8.5%,總估值達到2.29萬億元

與之相對應的,截至2023年12月,福田引導基金管理的子基金總規模達到1661.02億元,認繳出資額130.93億元,資金放大比例高達12.67倍。

2020年底,全國創投類引導基金設立數量524支;到了2023年,中國政府引導基金數量累計達到2086隻,增長非常迅速。

然而,隨着引導基金的數量與規模不斷擴大,其投資節奏卻有所放緩,主要原因在於早期基金的運作中暴露出的一些問題——

例如,部分政府引導基金在迅猛發展時期由於產業定位不合理、投資效率不佳等原因,導致了資金回籠難度加大。此外,一些創投機構在獲得政府引導基金出資後,未能完成既定任務,如返投比例不達標、高科技產業鏈招商引資成效不明顯、項目退出延後等問題。

這些問題增加了政府引導基金的股權投資風險,帶來了更大的財政出資保值壓力。麵對這個情況,不少做得早的政府引導基金“學乖了”,也在調整出資策略,盡量降低自身風險。

目前市場上的股權投資機構手中資金餘額不多,政府引導基金的確手裏還有些餘量,也是一個不錯的背書。其實,政府引導基金不僅是一種資金支持工具,更是一種戰略資源,所以對於園區和開發主體而言,如何用好政府引導基金是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關鍵一步。

前文說到的“鏈主+基金+基地”的模式,其核心還是產業鏈。

所以首先 ,開發主體需要首先明確園區的產業定位和發展目標。
例如,蘇州吳中區明確了機器人和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方向,常州則集中在新能源領域。明確的產業定位有助於精準引導資金投入,形成產業鏈的協同效應,從而提升園區的整體競爭力。

第二,用好鏈主,營造集群:
“鏈主”企業在整個產業鏈中起到核心引領作用,園區和開發主體可以通過共建基金,“綁定”這些“鏈主”企業,通過它們的影響力與帶動,提升整個產業鏈的競爭力和協同效應。

第三,做好服務:在所有的關係中,資本所構建的關係是最牢固的,
我們之前提到,矽穀的風險資本在全美/全球投資,相當於在全球選種子選手。當種子選手發展到一定階段時,大概率它們就會“移植到”矽穀來繼續壯大——因為錢在這裏,關係網在這裏,有能力收購企業的大公司在這裏,有能力幫助你公司做大做強的各種技能的人才大概率也都聚集在這裏。

並且隨着創新越來越向深科技邁進,資本對初創公司的意義更為重要(想想人工智能要燒多少錢),而這也是矽穀得以繼續繁榮的秘訣之一。

所以,園區和開發主體還可以利用政府引導基金打造綜合性的創新服務平台,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服務支持,這包括資源對接、服務支持、人才引進、法律谘詢等,通過這些綜合性的服務平台,幫助企業解決發展中的實際問題,提升企業的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當然政府引導基金的資金規模、產業側重點以及含有的地區招商訴求,與私人LP有顯著差異,也對私募創投提出了新的挑戰。

來源:TOP創新區研究院



00852-28256601

松寶工業 版權所有 2020-2025

本站涵蓋的內容、圖片等演示數據,部分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刪除!

粵ICP備2020178526號-1    

Powered by MetInfo 7.8 ©2008-2025  mitu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