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寶工業 版權所有 2020-2025
本站涵蓋的內容、圖片等演示數據,部分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刪除!
發展以生態和環境友好為導向的新一代工業園區,已成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趨勢。作為越南的重點經濟區域,東南部正積極推動部分工業園區向綠色、生態方向轉型,這不僅順應了全球的發展潮流,也顯著提升了其在吸引高質量投資方麵的競爭力。 目前,胡誌明市擁有66個出口加工區和工業園區,並持續擴大規模。市政府計劃在2025至2030年間吸引200至210億美元的投資,重點支持高科技、高附加值和環境友好型產業發展。同時,市政府正在製定方案,將新順、協福、新平、吉萊和平炤五個工業園區轉型為高科技、綠色和循環經濟園區。 協福工業園被寄予厚望,有望成為胡誌明市首個生態工業園。該園區參與了由瑞士政府支持的“全球生態工業園計劃(2020-2023年)”,達標率從2020年的44%提升至2023年的76%,預計不久將達88%。 協福工業園股份公司總經理黃寶德表示,該園區自四年前便開始參與生態模式轉型項目。該模式以循環機製為核心:企業產生的副產品可被其他企業再利用,廣泛采用可再生能源、屋頂太陽能發電係統及減排技術,並積極對接綠色金融資源。 同奈省是全國首個由財政部選定試點生態工業園建設的省份,未來有望在全國範圍內推廣經驗。該省致力於在綠色工業領域走在前列,為實現“淨零排放”目標作出貢獻。到2030年,同奈省力爭成為全國第三大經濟體,目前工業和建築業占全省經濟比重超過58%。 在西寧省,省人民委員會近日啟動了守承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這是隆安與西寧合並後首個新建工業園區項目。園區總麵積超過170公頃,總投資近3萬億越盾。園區將重點吸引加工製造、輔助工業、電子電氣、物流和高科技農業等領域投資,按照綠色、智能化模式建設,廣泛使用可再生能源,配備先進的汙水處理係統,優化交通布局,並整合物流、員工住宿和商業服務功能,打造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工業生態係統。
越南已承諾到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專家指出,發展以該目標為導向的工業園區,不僅有助於胡誌明市拓展綠色出口市場,也彰顯其在環保與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引領作用。然而,轉型過程中仍麵臨諸多挑戰。 目前,胡誌明市重點工業園區總麵積約2900公頃,擁有約16萬名從業人員,能源消耗占全市高能耗企業總能耗的70%以上,能耗強度是全市平均水平的1.7倍。胡誌明市加工區與工業區管理委員會(HEPZA)環境管理處處長陳青鬆表示,綠色轉型正由《2021—2030年國家綠色增長行動計劃》推動,生態工業園模式不僅要求建設綠色基礎設施,還需在管理、運營及企業協作方麵進行全麵革新。 西寧省正在提升綠色指數(PGI),加快征地進度以吸引投資。多個自動廢水監測係統和環境監測站已在工業園及大型企業投入使用。新項目必須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估,並集成節能和溫室氣體減排技術。西寧省農林環境廳副廳長阮新順指出,該省還在水稻種植中推廣AWD節水灌溉模式,以減少甲烷排放並保護水資源。合並後,該省將繼續推進綠色指數提升計劃,力爭在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鼓勵企業應用現代技術,優先發展綠色產業。 同奈省未來將繼續大力吸引高科技、環保項目。各工業園區選址注重基礎設施便利性和地質穩定性,有助於降低建設成本。該省確立了到2050年成為全國重要增長極的發展願景,致力於走在綠色、生態工業發展的前列,並如期實現淨零排放目標,鼓勵企業優先采用現代環保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