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家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分布,產業布局浮出水麵

2022-12-06 18:00:54 3866


據工信部網站消息,近日,3家國家級製造業創新中心獲批成立。


它們是國家石墨烯創新中心、國家虛擬現實創新中心和國家超高清視頻創新中心。

圖片



三個國家級製造業創新中心的建設地分別位於浙江寧波、江西南昌和四川成都(深圳共建)。

三支創新國家隊,采用公司+聯盟模式運作,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用相結合,旨在解決行業共性技術難題。

這意味着,在石墨烯、虛擬現實和超高清視頻領域,已形成支撐國家製造業創新體係的核心節點。

這對夯實國家相關產業基礎和帶動當地製造業經濟發展,意義非凡。


Part.01


早在2016年,我國就開始布局打造區域製造業創新平台。

按照《中國製造2025分省市指南》要求,重點產業集聚的省市,可選擇優勢領域建設省級製造業創新中心。

對於事關製造業發展全局的重點領域的省級製造業創新中心,在本領域形成較強影響力的,經專家組審核通過後,可升級為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

因此,國家級製造業創新中心,原則上比省級製造業創新中心更關鍵更前沿。

它們主要圍繞重點行業轉型升級和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製造、增材製造、新材料、生物醫藥等36個重點領域創新發展。

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的組建,通過整合創新資源,打通技術、商業化應用等一條龍服務,加速科技成果商業化和產業化,全麵提升我國製造業競爭力。

按照部署,到2020年,形成15家左右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到2025年,形成40家左右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

圖片

截至目前,我國已組建26家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

按照規劃目標,接下來的3年時間,還將誕生14家國家級製造業創新中心。


Part.02


26個創新“國家隊”,分布在哪些城市?


不難發現,深圳牽頭組建或者參與聯合共建的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已達到3家,在數量上與北京並列全國首位。

此外,上海、武漢各有2家國家級製造業創新中心,西安、廣州、沈陽、蘇州、無錫、重慶、青島、合肥、寧波、成都等城市各1家。

▼北京

國家動力電池創新中心於2016年6月在北京懷柔科學城落戶,2018年國家輕量化材料成形技術及裝備創新中心,再次落地懷柔科學城。

2019年,北京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中心定位為國家級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


其目標是將北京建設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發展領先城市。

圖片

北京市智能網聯汽車產業主要聚集區及各區布局領域(含規劃)


▼深圳

位於深圳龍華的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於2020年獲批,是國家在醫療器械領域設立的唯一製造業創新中心

該中心由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深圳邁瑞生物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牽頭組建。

2021年,深圳市獲批國家5G高頻器件創新中心。中心依托深圳市彙芯通信技術有限公司運行,組建的5G產業技術聯盟,擁有成員單位近400家。

深圳作為全國最大的通信用中高頻器件應用市場,深圳及周邊地區聚集了華為、中興、小米、榮耀、OPPO、vivo、傳音、魅族、小天才等一大批優質客戶。

深圳的第三個製造業創造中心是今年批複的、和四川聯合組建的國家超高清視頻創新中心。

深圳擁有雄厚的超高清視頻顯示產業基礎,去年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約2900億元,位居全國前列。

根據規劃,到2025年,深圳超高清視頻顯示產業主營業務收入超過4500億元。

可見,在醫療和通信視頻方麵,深圳未來的發展潛力巨大。

▼上海


國家智能傳感器創新中心於2018年6月成立,創新中心依托上海芯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平台+聯盟”的方式,打造世界級智能傳感器創新中心。


傳感器是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智能製造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感知基礎和數據來源,已經成為推動數字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


2018年7月,國家集成電路創新中心在上海揭牌成立,落地浦東張江,從設計、製造、封測、裝備與材料,產業鏈上的每個環節都發展完備,在全國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圖片


隨着數字經濟時代的到來,集成電路廣泛應用於新能源汽車、可穿戴設備等新興市場,是帶動GDP快速增長的武器。

到2025年,上海的目標是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集成電路產業創新高地。

在新材料領域,石墨烯是目前人類發現最薄、強度最大、導電導熱性能最強的一種新型材料。

此次國家石墨烯創新中心依托寧波石墨烯創新中心有限公司組建,股東單位充分彙聚了浙江、江蘇、廣東等14個省份的行業創新力量。

目前,中國石墨烯生產企業主要把石墨烯作為添加劑去改善產品性能,同質化競爭嚴重。

而石墨烯“殺手鐧”級的用途,在於高端研發方麵的突破,一旦突破,必將帶來傳統產業的升級換代,甚至創造全新的產業。

我們發現,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的多寡,和城市工業實力基本掛鉤。

隨着三季度數據出爐,國內規上工業營收規模城市排名也正式揭曉。

深圳前三季度營收達到32647.4億,超越滬蘇而居國內之首

上海因二季度受疫情衝擊,規上工業營收絕對值隻有32376.9億,從榜首退居第二;

北京因疫情反複,規上工業營收規模隻有19415億,被重慶、佛山兩市雙超,下降至第6位。

東莞、廣州、寧波、天津排名第7至10位,規上工業營收規模相當。


Part.03


事實上,在我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宏觀命題下,建立製造業創新中心、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發展硬科技,加強技術攻關成為必由之路。

過去二十多年的發展,我國的創新發展大多集中在互聯網領域,由此帶來經濟壟斷、發展脫實向虛的弊端。

現在,國家開始下大力氣補短板、強弱項、填空白,持續推進技術創新和產業創新。

針對基礎研究支撐不夠的問題,國家設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在北京懷柔、上海張江、安徽合肥、廣東深圳四地率先實踐,提升基礎研究能力和水平。

如果將來還有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將會在成渝、武漢、西安中產生。

針對關鍵共性技術供給不足、產學研用協同創新不到位問題,設立國家級製造業創新中心和省市級製造業創新中心,加大技術和市場之間的協同發展。

不僅如此,國家還在資本層麵為技術創新“端茶送水”為專精特新企業開辟了“綠色通道”鼓勵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上市。


圖片

越來越多的投資機構在向硬科技領域轉型,深耕創新創業這片熱土。

目前,最受市場熱捧的就是高端裝備製造業,包括航空航天、海洋裝備、智能製造、精密機械、高端儀器儀表等,其投資價值和經濟價值日益凸顯。

圖片


展望未來,打造高水平有特色的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引導企業加強與科研機構、高校院所合作,提高研發突破能力,努力推動我國製造業向價值鏈中高端躍升,是我國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

世界經濟中心總是隨着製造業科技創新中心的轉移而轉移。

未來,誰能引領“第四次工業革命”,誰就能搶占發展先機。

這一次,不論怎樣,我們都要風雨兼程,初心不改。

00852-28256601

松寶工業 版權所有 2020-2025

本站涵蓋的內容、圖片等演示數據,部分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刪除!

粵ICP備2020178526號-1    

Powered by MetInfo 7.8 ©2008-2025  mitu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