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寶工業 版權所有 2020-2025
本站涵蓋的內容、圖片等演示數據,部分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刪除!
自2023年以來,我國工業園區麵積正在以每年1.4億平方米的速度持續擴張,預計到今年底,全國的工業園區總麵積將突破62億平方米。
一線城市產業園提前布局加速去化,全國經濟發展聚焦產業園去化,盤活資產形成良性循環已成大勢。
拋開無謂的焦慮,聚焦實操,如何靠運營增強企業粘性,提升園區吸引力?
增強企業粘性
在傳統的產業園運營模式下,園區與企業之間隻是簡單的租賃關係,這種關係不僅缺乏深度,而且穩定性較差。
一旦市場環境發生變化,企業很可能會選擇搬離,導致園區的空置率上升。
而精細化運營時代下的房東+股東模式,打破了這種鬆散的合作狀態,將園區與企業的命運聯係在一起。
在此背景下,我們看到:
蘇州工業園某生物醫藥企業去年融資1.2億,背後站着的神秘股東竟是園區運營方;
上海張江高科23年載體銷售業務收入、載體租賃業務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下降至43.03%、43.66%,投資收益穩中向好......
越來越多的產業園運營商選擇通過股權投資的方式參與到入駐企業的成長中來。
這種方式不僅能夠增加額外的現金流,還能通過分享企業發展帶來的紅利,增強企業與園區之間的粘性,進而提高去化率。
簡言之,利用資本的助推力量,深度參與、扶持園區主導產業,園區投資貫穿企業成長全周期。
再細化下去,參照“入園孵化-跟投成長-資本退出”打造投資鏈閉環。
以BioBAY(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園)為例,信達生物製藥(蘇州)有限公司是BioBAY孵化最成功的企業之一。
2012年信達生物入駐後得到蘇州工業園幫助,代建商業化生產基地,同時得到園區國有資本投資。
企業發展過程中,借助園區“上下樓就是上下遊,產業園就是產業鏈。”生態,讓信達生物得以快速成長。
不僅如此,在企業出海層麵上,BioBAY也在積極拓展。
例如在新加坡搭建境外投資通道,幫國內藥械企業通過新加坡鏈接到印度尼西亞、越南、泰國等東南亞市場。
這種深度參與、生態利益深度捆綁的房東+股東模式,增強企業粘合度的同時,也拓展了產業園盈利渠道,實現雙贏。
當然,這種模式對於產業園提出了更高的運營需求,通常需要“懂產業、懂經濟、會招商、能服務”。
此時借助專業化市場招商機構合作,不失為一種快速實現途徑。
加強吸引力
運營去化的途徑之二,是通過增值服務加強園區吸引力。
何為增值服務?
包括但不限於法律谘詢、財務顧問、人力資源管理等,旨在幫助企業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降低運營成本,提高競爭力。
前文中BioBAY案例提及打造產業生態,本質上是在解決企業發展過程中的供應鏈問題。
在此我們着重探討,企業日常運營中最為頭疼的稅務和法律問題。
其一,很多小微企業在發展初期是沒有專業稅務服務團隊,這是現實也是早期企業麵臨的切實困境。
園區若能提供專業的稅務服務團隊,從基礎稅務申報,到財務風險預警,給予企業專業、細致的指導,幫助企業平穩度過早期“不確定性”的同時擇優選優,為扶持園區內潛力企業找到現實依據。
其二,法律風險是企業運營過程中不可忽視的潛在威脅,任何一個法律漏洞都可能給企業帶來巨大的損失。
孵化企業過程中,法律幫助是扶持企業成長的一大利器。
產業園提供的法律增值服務,可涵蓋知識產權保護、法律谘詢等多個關鍵領域。
最實際的用途在於參與到企業投資選址當中,專業法律團隊和稅務團隊能夠為企業投資擴產提供建議,輔佐企業決策將利益最大化、風險最小化。
這些增值服務不僅能有效提升企業的運營效率和抗風險能力,也能讓園區在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成為企業入駐的首選之地。
當然,這並不是要求每個產業園必須儲備這樣龐大的專業隊伍。
那如何提供增值服務呢?尋找有資質且有能力提供專業服務的合作方是一條快捷路徑。
這些專業服務,為園區企業有效降低運營成本、規避法律風險。
同時,輔助提升產業園全要素招商能力,拓寬運營價值,為園區的長遠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
產業園去化,在2025年需要更多運營賦能。
既要求導入企業是主導產業延鏈、補鏈、強鏈的一環,又需要企業有潛力成為“杭州六小龍”,這就要求我們以更加專業、更加全麵的運營團隊,去幫助園區構建生態利益共同體。
寫在最後
從房東到股東的產業園盈利變革,是中國產業升級的微觀投射。
在公平條例實施之下,各地進入“軟實力”招商比拚階段,以房東+股東模式深度參與企業發展進程,增強企業對產業園的歸屬感和忠誠度,有效提升企業粘性。
以專業服務為核心的多元化增值服務,將服務企業生命全周期落到實處,既提升園區競爭力,又能實現與企業生態捆綁,建立深度利益共同體。
來源:穀川聯行